朱陈真老师为三(2)班的学生们带来一堂生动的研讨课《认识面积》。朱老师通过直观的教学方法和丰富的实例,引导学生们逐步建立起对面积概念的认识,为后续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杨盈盈老师为三年级的学生们带来了研讨课《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杨老师通过引导学生们进行实际操作和计算,让他们深刻理解了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同时也锻炼了他们的动手能力。
陆通老师为四(1)带来研讨课《轴对称》。他巧妙地将对称轴的概念与实际生活中的物体和图案相结合,通过直观的展示和生动的语言,让学生们迅速进入了对称轴的世界。从孩子们熟悉的事物出发,引导他们发现对称美,培养他们的空间观念和审美能力。


除了数学示范课,陈加仓老师及其团队还带来了两场精彩的观点报告。黄艳艳老师在《“圆来如此”----圆知识领域的研究》报告中,深入剖析了圆的相关知识点,为教师们提供了丰富的教学素材和教学方法。雷李桃老师在《小学数学几何直观培育策略例谈》报告中,强调了直观教学在几何教学中的重要性,他提到通过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观能力,不仅可以提高他们对几何知识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还能促进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创造力的发展。这一观点与当前教育强调的核心素养培养理念高度契合,显示了雷老师深厚的教育理念和敏锐的洞察力并提出了一系列实用的教学策略。
下午的活动同样精彩纷呈,罗婷婷老师为二年级的学生们带来了一堂研讨课《有余数的除法》。罗老师以生活中的实例为切入点,“9根小棒摆成单独的正方形或五边形可以摆几个?”引导学生们通过实际操作和思考,掌握了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到了数学的魅力。
林小燕老师为四年级的学生们带来了研讨课《鸡兔同笼》。林老师通过化繁为简,逐一列表,跳跃列表的数学思想方法,将古代鸡兔同笼的问题中“35个头,94支脚”简化为“8个头,26支脚”,通过巧妙的设问“兔,鸡只数有什么变化和总脚数有什么变化”来引导学生们自主探究,在猜测、比较、调整、验证的过程中解决问题,锻炼了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
陈永滂老师为四年级的学生们带来了研讨课《平均数》。陈老师以“为什么要学习平均数”为导线,同时提出生活中的实例“哪一个数可以代表他的得分能力”引发学生思考,让学生们深刻理解了平均数的概念,通过“移多补少”“合并均分”的数学方法,进一步提升了他们的数学素养。
在观点报告环节,白常平老师发表了题为《模型意识的内涵、表现及教学建议》的报告。白老师深入剖析了模型意识在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具体的教学建议,为老师们提供了新的教学思路。
陈舒舒老师发表了观点报告《聚焦核心素养,细化模型意识》。陈老师从核心素养的角度出发,详细阐述了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模型意识,为老师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分享。
活动最后,瓯海区教育局党委委员、区教育研究院院长、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陈加仓老师发表了引领性发言,其深入的点评不仅精准剖析了之前几位老师课堂的表现,还为教研活动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他对此次活动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希望老师们能够继续深入研究几何直观和模型意识等主题,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此次送教下乡活动不仅为老师们提供了一个学习交流的平台,也为学生们带来了一场场精彩纷呈的数学课堂。相信在陈加仓名师工作室的引领下,各位老师将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为学生的数学素养提升贡献更多力量。